特朗普放话:两分钟就能判断俄乌和平有无戏! 但普京会让他称心吗?
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放出豪言:本周五与普京的会晤只需“前两分钟”,就能知道俄乌和平协议有无希望。 他自信能“告诉普京结束战争”,甚至暗示美俄贸易将因协议而回升。
但这场被特朗普称为“试探性会晤”的阿拉斯加对话,真能如他所愿吗?
特朗普的算盘:快刀斩乱麻的“交易艺术”
特朗普的核心目标简单直接:让美国从乌克兰战场体面抽身。 与前任拜登“削弱俄罗斯”的战略不同,他更看重停火本身能否兑现竞选承诺,换取国内政治资本。 为此,他主动降低预期,将会晤定性为“或好或坏”的试探,却难掩急切——会晤后立刻推动俄乌领导人双边见面,甚至不排除三方会谈。
他手中筹码有限:一是以解除部分制裁或贸易正常化为诱饵;二是威胁对俄能源出口施加“二级制裁”(此前已对印度购俄油加征关税);三是暗示可能允许欧洲“安全保障部队”进驻乌克兰后方,虽不直接参战却形成威慑。
普京的底线:战场优势不换虚幻承诺
俄罗斯的立场始终坚硬如铁:承认乌东四州(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)及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,且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。 军事上,俄军控制乌约19%领土,正借夏季攻势扩大战果;经济上虽受制裁冲击,但通过转向中国及全球南方市场,能源收入支撑了战争机器。
普京参会绝非妥协信号,而是外交破局之策:一是试探特朗普底线,延缓美方新制裁;二是向西方传递“俄罗斯叙事”,争取国际舆论空间;三是巩固战场成果,为秋季谈判积累筹码。 正如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直言:会晤重点非即时停火,而是讨论“长期和平方案”。
领土交换方案:美俄的空中楼阁
特朗普抛出“土地换和平”设想:乌军撤出顿涅茨克,俄军则从扎波罗热、赫尔松部分撤出。 但这与双方诉求天差地别:
俄方坚持全面控制乌东四州,打通亚速海陆桥以保障克里米亚安全;
乌方以“恢复1991年边界”为底线,连2022年开战前状态都难以接受;
欧洲紧随乌克兰立场,德法领导人联合声明强调“边界不可武力改变”。
领土分歧外,北约身份问题更无解。 乌克兰宪法已写入“加入北约”目标,而俄罗斯视其为生存威胁。 即便暂时停火,缺乏互信的“冻结冲突”只会重蹈明斯克协议覆辙。
泽连斯基的困局:缺席谈判桌的“棋子”
最讽刺的是,这场决定乌克兰命运的会晤,主角泽连斯基可能缺席。特朗普轻描淡写称“下次再让他参加”,更揶揄泽连斯基执政期间“毫无建树”。 尽管白宫考虑临时邀其赴阿拉斯加,但俄方强硬反对三方会谈,坚持乌领导人“只能在谈判最终阶段露面”。
基辅表面上强调“美乌全天候协调”,私下焦虑蔓延。 泽连斯基近日密集通话英法德西领导人,疾呼“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决定不会带来和平”,却难掩被动——若美俄强行公布方案,他可能被迫接受;若拒绝,则面临美国断援风险。
欧洲的愤怒:被排除在外的“局外人”
特朗普将欧洲盟友视为“不可信任对象”,会晤前仅电话通知而非邀请参与,引发集体反弹。 马克龙直言“欧洲必须参与解决方案”,七国集团领导人罕见发表联合声明,承诺继续军援乌克兰并维持对俄制裁,试图对冲美俄交易风险。
深层矛盾在于利益分化:欧洲需要乌克兰作为安全屏障,但无力承担其长期重建;美国则想甩掉包袱。 若特朗普为停火牺牲乌领土主权,北约内部裂痕将进一步扩大。
最可能的结局:继续打,谈了个寂寞?
综合双方底线,五种情景中最现实的竟是“无结果”:
俄罗斯认输退兵? 俄军未溃败、经济未崩溃,普京无理由让步;
俄接受冻结冲突? 若乌克兰不承诺中立,停火线形同虚设;
乌接受割地停战? 欧美援助未断,民意反对投降,泽连斯基难以妥协;
乌彻底溃败求和? 当前战线未崩溃,西方支持延缓了危机;
唯一可能:继续打。 特朗普需向国内展示“努力过”,普京则借机争取时间。 这场会晤本质是“聋子对话”——美俄诉求无交集,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。
(全文完)
引用说明:本文观点综合自晨枫《特朗普和普京会面,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》(),并补充特朗普最新表态、俄乌欧立场动态及军事局势分析。
股指配资股市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